中智车联智慧停车项目部分代表案例

案例一

 

 

 

 

南阳市项目---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造城市停车“一张网”

 

 

南阳市是河南省最大地级市,人口达1002.12万,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5万辆,而停车位仅有约20万个,缺口巨大。2023年,中智车联相继中标南阳市中心城区停车泊位智慧化改造工程(中标金额8768.6868万元)、南阳市中心城区封闭停车场管理技术服务项目。

 

中智车联南阳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可展示南阳市中心城区的全城停车数据及实时信息。目前,已接入该系统的停车场有300多个,接入系统的泊位数共计30753个(项目一期规划总泊位数3.1万个)。其中,停车场泊位数22611,路内泊位数8142个,系统可详细展现城市车位利用率、周转率、停车场和路段车位情况,对城市停车状态进行实时监管和精准掌控。

 

中智车联为其设计的智慧停车管理定制化系统,不仅包含路内停车管理和路外停车场管理,同时将美团、哈罗、青桔、松果等共享单车平台接入停车系统,便于统一管理。平台还具备共享充电桩监管功能,为车主提供空位查询、充电预约、自动充电、通知移位、车位管理等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城市停车一张网。

 

改造完成后,可实现对路内停车泊位的精准定位和监管,并提供停车诱导、便捷支付和智能服务等功能,充分盘活城市停车资源,增加停车位供应,提升利用率,为南阳市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出行服务。

 

案例二

 

 

 

金华市项目--实现浙江省内首家路内停车ETC扣费

 

 

金华,古称婺州,浙江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金华-义乌都市区被确定为浙江省第四个大都市区。金华市位于浙江省境中部,有“浙江C位”之美称。

 

2020年11月,中智车联金华智慧停车项目正式上线运营。2021年8月,项目升级实现ETC扣费。该项目是践行”数字浙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体现,对于优化城市停车供需关系,更好地满足群众高效停车、便捷出行需求意义重大。

 

金华是浙江省首个开通智慧停车ETC扣费模式的落地城市,采用的是“车辆探测器+AI智能巡检车+ETC手持机”收费方案,收费率达90%以上,核心路段每个泊位日均收费可达30元。该项目一期,在金华婺城区覆盖近2600个道路停车泊位,实现了道路停车“高效管理”和“无感支付”。ETC车辆驶入和驶离泊位时车主无需任何操作。收费员采用手持机与车载OBU进行交互授权扣款,整个交易操作简单便捷、数据链路安全可靠。

 

中智车联金华项目路侧ETC收费技术的成功应用,让车主真正体验到"无感支付",省心、舒心,让运营商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助力政府部门快速落地"ETC进城"政策,响应高效出行、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号召。

案例三

 

 

 

 

枣阳市项目---共建智慧城市新生态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东北部,是“襄十随神”城市群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市。据统计,全市常住人口88.9万,2023年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万辆。

 

2024年4月,中智车联成功中标枣阳市智慧停车合作运营项目。据了解,本项目为枣阳市路外停车场、路内停车泊位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联网统一管理运营,建设一套智慧停车管理云平台,一个智慧化的监控中心。智能化改造路内停车泊位约12615个及7个停车场(总泊位1150个),后期将规划停车场约22个(泊位数约1700 个),项目运营期为20年。

 

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中智车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围绕枣阳市交通出行情况,将科学规划路内停车泊位,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开展泊位智慧化改造,构建“一城一网平台”的静态交通管理格局。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题,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案例四

 

 

 

思南县项目---开启思南智慧停车新时代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位于乌江中下游,因水而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的美誉。

 

中智车联思南智慧停车项目于2020年10月2日正式上线运营,泊位主要位于温泉大道和民族风情街。自项目上线运营以来,各项指标表现优异,尤其是收费率可达80%-90%,车位平均周转率可达每天6次以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案例五

 

 

 

深圳市项目---新技术引领智慧城市发展

 

 

深圳作为中国科技水平最高、创新最活跃的城市,在城市环境治理、交通出行及市民幸福指数方面均按最高标准打造。深圳在智慧停车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且不断优化、升级,以建设无障碍通行、技术领先、体验感佳的智能化停车系统为目标。

 

早在2012年,深圳市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道路停车管理系统。此信息甫一发布,就吸引了全国200多家高新企业参与方案研究。通过实验测评、阶段测评、专家认证、第三方专业评估、市民体验等环节的层层筛选,最终,中智车联方案以产品精进、技术领先、市民体验感极致等优势,于2019年作为单一采购来源中标深圳道路智慧停车项目。

 

在技术层面,中智车联以物联网思维,运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以车载电子标签采集车辆信息是一次技术革新,在万物互联时代,可以实现人、车、物数据互联互通。

中智车联深圳路边智慧停车项目,成为全国首创无人值守、无感支付、一卡通行方案。在城市路侧收费泊位安装车辆探测器和射频读卡器,通过RFID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对已安装中智车载电子标签(融合ETC)的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和精确定位,车辆驶入和驶离无需任何操作,全程无感支付,方便快捷。中智车联深圳路边智慧停车方案将引领全国智慧停车迈上新的台阶。

 

案例六

 

 

 

老河口项目---打造县域数字化转型范例

 

 

老河口市,古称赞阳、光化, 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襄阳市代管,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缘。总面积1032平方千米。老河口市户籍人口49.93万人,常住人口42.13万人;下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

 

老河口市是全国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务院落实政策措施“免督查”待遇、全国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8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奖。PPP实践走进中国PPP论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9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12月,中智车联成功中标老河口市城区智慧停车合作运营项目。本项目为老河口市路外停车场、路内停车泊位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联网统一管理运营,建设一套智慧停车管理云平台,一个智慧化的监控中心。智能化改造路内停车泊位约5000个及20多个停车场,并实现停充一体化管理。项目还将率先用中智车联最新技术实现全生态车主服务。项目运营期为20年。

 

案例七

 

 

 

 

枣庄市薛城区项目---精准解决停车难问题

 

 

项目地位于山东枣庄市薛城区,薛城作为枣庄市主城区,人流车流密集,交通相对拥堵,停车成为不少车主出行的一大难题。该项目规划车位数量约12000个,实现对公共停车大数据的整合、精准车位管理、合理的收费模式,解决一些车位被长时间占用、乱停乱放、一位难求的难题,盘活停车资源,为真正需要停车的车主提供便利。并通过可持续运营的商业服务模式,面向停车场域实现跨区域、多层级的集中监控和管理,为车主解决停车难问题,同时为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运营企业提供统计分析和数据展现等服务。

 

中智车联薛城区智慧停车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对停车资源的精准管理和优化配置。该项目涵盖了停车场的智能化改造、路边停车位的实时监测、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以及统一的停车管理平台的搭建等多个方面。

 

案例八

 

 

 

台州市黄岩区项目---助力城市智慧化提标升级

 

 

黄岩区,隶属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台州市中部偏南,为台州市主城区之一、陆上交通枢纽。总面积988平方千米。黄岩区辖8个街道、5个镇、6个乡。黄岩区常住人口71.1万人。

 

中智车联黄岩区智慧停车项目实现了道路停车“高效管理”和“无感支付”。车主不仅可通过APP查找车位、导航到位,同时支持ETC快捷支付、微信免密支付、支付宝免密支付、车载标签扣费等多渠道无感支付功能,实现车辆快速通行,提高出行效率。

 

项目上线后,泊位周转率从1-3车次/天,提升到8车次/天以上。智慧化平台与价格杠杆双管齐下,提高车位的周转率的同时,有效调节路边临时停车位供需矛盾,使车辆有位可停,随停随有,即停即走,乱停车、僵尸车等不合理占用道路泊位资源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将停车位留给真正有需要的车主,公共资源被高效利用,“还路于民、还道于车”的初衷意义显见成效。

案例九

 

 

 

 

江口县项目---建设“城市大脑”

 

 

江口县,隶属贵州省铜仁市,总面积18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84764人。境内著名的景点梵净山为中国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该项目对江口县中心城区的3660个路边停车位进行智慧停车项目建设(一期已完成2160个泊位建设),通过车位精准管理、信息精准采集,建立智慧停车综合服务系统,让车位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平台化统一管理,为城市提供智慧停车精准解决方案。

 

中智车联江口县智慧城市系统精准停车项目只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开端,未来中智车联还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打造更高智能化水平的城市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江口县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

 

案例十

 

 

 

金沙县项目---形成全县停车“一张网”

 

 

贵州金沙县智慧停车项目将对县中心城区及26个乡镇(街道)的停车场、路边停车位、客运站等场地进行智慧停车建设,全县累计建设10000余个泊位,分三期完成。目前开始建设施工的是沙土镇等5个乡镇,泊位总计3000个左右,仅沙土镇就有1000个以上。

 

项目建成后,通过车位精准管理、信息精准采集,建立智慧停车综合服务系统,让车位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城市停车统一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真正解决金沙县停车难、停车乱、行车难的问题。

 

中智车联“智慧停车”项目,具有不立杆、不拉电、不牵网线、不破坏环境,安装便捷,设备使用周期长等优势,利用智慧停车管理平台、车主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三大平台,有效整合各类停车资源,形成全县停车“一张网”。

 

 

已发布 | 2024/12/11 18:25